龍興寺?lián)涊d,該寺始建于唐。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,故名碧落觀。唐高宗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,改稱龍興寺。當(dāng)時(shí),寺院建筑十分雄偉,規(guī)模也相當(dāng)宏大。至唐會(huì)昌五年(公元845年),由于武宗李炎大興滅法運(yùn)動(dòng),拆寺毀佛之風(fēng)盛行,龍興寺內(nèi)的建筑毀之殆盡,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。宋代時(shí),太祖趙匡胤曾寓居于此,所以改寺為宮。后因僧人占居,才又恢復(fù)了龍興寺之名。該寺基址兀聳,居高臨下,頗有氣勢。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寶殿和高塔等。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,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,新絳縣委縣政府又廣泛集資,組織義務(wù)勞動(dòng),廣征能工巧匠,加固了寺基,整修了殿宇,補(bǔ)建了廊房,并新開了一條直達(dá)寺院的寬闊通道。從而使千年古寺,重?zé)ㄈ莨?又展新姿。
????龍興寺地理優(yōu)越,建筑宏偉,風(fēng)物迷人,故而新絳縣博物館就辟在這里。多年來,他們辛勤工作,不僅將龍興寺完好地保護(hù)下來,而且收藏了一批重要的碑刻和文物珍品。
?
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			  
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景區(qū)票價(jià)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			  
			       	
			      新絳縣城北街頂端的高崖上 
				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
		       
			  
			 
			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景區(qū)特色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